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我在中国当大使】“中国共产党百年成就斐然”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我在中国当大使】“中国共产党百年成就斐然”

来源:海外网2021-03-31 13:0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正是因为中国采取了严格的防疫措施,今天我才能坐在这里与你们见面。”近日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网采访时,东帝汶驻华大使阿布朗·多斯·桑托斯这番发自肺腑的感慨,道出了中国抗疫斗争见证者的心声。

  桑托斯和中国人民共同经历了极不平凡的2020年,驻华工作的特殊开篇,让他对中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发展东帝汶和中国关系有了更充足的干劲儿。

  “相信中国防控疫情举措”

  2020年3月,桑托斯坐上飞往北京的航班,准备开启崭新的驻华生活。尽管面对种种不确定性,但桑托斯决心排除万难履职,“这是我应尽的责任”。

  从飞机落地北京那一刻,桑托斯就深深感受到了中国抗疫举措的全面、严格、彻底,他说:“所有人都戴着口罩,所有人都严守社交距离。”来到北京后,桑托斯也随时戴口罩、进出量体温。

  随着中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地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桑托斯在2020年9月首次来到湖北武汉。“重启”的武汉,街头巷尾熙熙攘攘。当时武汉确诊病例早已清零,桑托斯观察到,所有人都严格保持安全距离,在室内外都戴着口罩。“我开始还想,为什么要戴口罩呢?这里明明没有病例了。后来我明白了,正是得益于中国人对防疫规定的严格遵守,中国才取得了如此显著的抗疫成效。我相信中国防控疫情举措,中国医务人员的辛勤付出令人敬佩。”桑托斯说。

东帝汶现场.jpg

  东帝汶驻华大使阿布朗·多斯·桑托斯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网采访。(季星兆/摄)

  “中国脱贫攻坚成就卓越”

  特殊时期的工作经历,给桑托斯留下了很多记忆。在率先控制疫情的中国,桑托斯看到了一片勃勃生机的景象。

  2020年“十一”黄金周的假日经济,向世界释放了中国经济强劲复苏的清晰信号。这个假期,中国国庆节与中秋节“喜相逢”,桑托斯也迎来了他六十岁的生日。“我登上长城庆祝60岁生日!”桑托斯说,一提起中国,全世界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长城,长城在东帝汶更是家喻户晓。虽然无法和家人共同庆生有遗憾,但能到向往已久的长城庆生也给桑托斯留下了珍贵回忆。

  到长城当“好汉”、到福建品茶,桑托斯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与日俱增。2020年11月,桑托斯来到福建,在福州体验了中国茶文化的丰富多彩。大红袍、茉莉花茶让桑托斯赞不绝口,滋味鲜爽的白茶更让他印象深刻。“听说常常喝白茶会让人越来越年轻。”桑托斯笑言,“虽然这可能只是广告语,但喝茶肯定有益健康。”

  福建之行不仅加深了桑托斯对中国茶文化的认识,也深化了他对中国脱贫事业的理解。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如何在短短几十年间摆脱绝对贫困?以“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精神铸就的宁德样本讲述了中国摆脱贫困的历程。“过去连公路都不通的村庄,如今不仅交通四通八达,还有了学校、医院等完备的公共设施,当地人也住上了更好的房子、过上了更幸福的生活。”桑托斯感慨,2020年,即使面对疫情的挑战,中国依然如期完成了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中国各级政府和中国人民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中国脱贫攻坚成就卓越,对此我表示热烈祝贺。”

  中国基建闻名东帝汶

  在桑托斯的中国印象里,完善的基建设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中国,无论走到哪里,公路桥梁都随处可见。我还尝试了中国各种交通工具,中国高铁非常快!”

  桑托斯情有独钟的中国基建,在东帝汶享有盛名。中国援建的东帝汶总统府、外交部办公楼、国防部和国防军司令部办公楼,已成为东帝汶首都帝力的地标性建筑。中国企业在东帝汶承建的“一网”“一路”“一港”项目也引人注目:东帝汶国家电网项目大大缓解了严重缺电的状况,苏艾高速公路成为东帝汶首条现代化高速公路,正在加快建设的蒂坝港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东帝汶历史上首个现代化国际集装箱码头。“中国工程技术人员活跃在东帝汶修路建港的一个个现场,为东帝汶带来了基建领域的丰硕成果。”桑托斯认为,这是两国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缩影。

  “一带一路”联通的不仅是道路,更是人心。桑托斯十分关心东帝汶教育发展,而中国是东帝汶教育发展的重要伙伴。“每年中国政府都会向东帝汶学生提供奖学金,涵盖本科、研究生、博士等各个阶段。”桑托斯表示,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未来有更多东帝汶学生来中国留学。

  随着两国多双边合作日益深化,经贸成果也不断刷新纪录。开放的中国把东帝汶特产带到了国际市场、带进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东帝汶连续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具有独特薄荷香味的东帝汶野生麝香猫猫屎咖啡成为明星商品。“东帝汶不仅有咖啡等特色农产品,还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欢迎中国企业扩大对东帝汶农业、渔业等领域的投资。”桑托斯表示。

  对两国关系发展前景,桑托斯满怀信心。他说:“中国是东帝汶2002年恢复独立后第一个建交的国家。建交10多年来两国关系始终牢不可破,双边合作造福两国人民。希望双边各领域合作未来得到进一步深化。”

  策划/牛宁

  审核/毛莉

  文案/任天择

  翻译/任天择

  配音/牛宁

  采访/毛莉 任天择 吴正丹

  后期/赵壹晨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南多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 探访冷湖天文观测基地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截至2022年末,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
2024-04-23 04:00
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为“全球战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当日发布的《废塑料化学循环综合性研究报告》显示,
2024-04-23 04:25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正在给黑洞做“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级计算机模拟显示,以吸积盘结构绕黑洞旋转的物质会在名为耀斑的高能事件中周期性喷发。
2024-04-23 10:03
4月25日至29日,以“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为主题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将在北京举办。
2024-04-23 10:02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石油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8.5亿吨,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66834.7亿立方米。
2024-04-23 10:01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5周年之际,全体海军将士初心如磐,正以崭新姿态阔步向前、逐梦海天,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
2024-04-22 13:57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21日至22日,江南南部和东部、华南中东部和南部等地仍有强降水,局部地区有大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2024-04-22 10:03
苏州市吴江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周春华介绍,在修缮古建筑时,文保团队也积极采用新技术。“通过保护促进利用,通过利用加强保护,让文物建筑活起来。
2024-04-22 10:02
21日,在2024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创建蛋白质组学体系”“基于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发现新的白血病生物分子标志和药物靶标”“揭示非经典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及鉴定有关蛋白家族成员”等三项成就入选。
2024-04-22 09:59
近日生态环境部会同农业农村部制定并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生态系统 第1部分:农田生态系统》。
2024-04-22 09:58
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4月20日在广东广州出坞。该船由我国自主设计和建造,它的建造出坞,标志着我国在冰区深海科考装备和船舶设计自主可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4-04-22 09:5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4-04-19 11:08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用性技术,才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释放出驱动创新的力量,也才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04-19 02:45
自生成式人工智能(AI)程序,如ChatGPT发布以来,何时及如何利用它撰写研究论文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2024-04-19 10:08
4月19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项阻断蚊虫传播传染病的新策略。
2024-04-19 10:07
量子光源芯片是量子互联网的核心器件,可以看作点亮“量子房间”的“量子灯泡”,能让互联网用户拥有进行量子信息交互的能力。
2024-04-19 09:50
在山西省翼城县,通过政府搭台,构建科企合作机制,普查新发现的爆裂玉米种质资源“珍珠玉米”加快了品种开发步伐。
2024-04-19 09:48
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有关政策。“我国新型低空飞行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特别是信息通信、北斗导航、高精导航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一些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也不断进步。
2024-04-18 10:17
2022年底,清华环境研究院携手苏州嗨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无人机的挥发性有机物精准溯源技术。”  截至目前,清华环境研究院已经取得了600多项知识产权,通过技术作价入股方式转化了30多项清华大学专利,形成了25支研发团队、51家孵化公司。
2024-04-18 10:16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爆火,引发了人工智能领域新一轮的科技竞赛。“大模型为通用机器人提供强大的能力,人工智能可以将运算、感知、认知、决策、创造等各类智能集成应用在机器人平台上。
2024-04-18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