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际锐评丨面对美国种族歧视惨剧,某些西方领导人何以“欲言又止”?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国际锐评丨面对美国种族歧视惨剧,某些西方领导人何以“欲言又止”?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0-06-08 08:2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眼下,美国非洲裔男子弗洛伊德之死引发的抗议示威活动正在全美蔓延。就在国际社会齐声谴责美国种族歧视痼疾之时,一些向来喜欢谈“民主”“人权”的某些西方国家领导人却对此支吾其词,成了半个哑巴。他们这副“欲言又止”的窘迫状,到底有多少难言之隐?

  近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被问及怎么看待“美国领导人威胁对本国抗议者使用军事力量”时面露尴尬,足足沉默了22秒才开口,且对提问几乎避而不谈,只是称要“将工作重心放在加拿大人身上”,其尴尬之状令人可怜。英国首相约翰逊直到弗洛伊德事件发生一周后才绕来绕去地发表评论,称“种族主义和种族主义暴力在英国没有立足之地”,这被媒体批评是避重就轻地回应关于美国当局暴力镇压示威活动的质疑。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也在美国种族歧视问题上打起太极,以至于该国绿党领导人亚当·班德敦促莫里森,应对美国政府的“糟糕表现”作出回应。

  正如澳大利亚“天空新闻”4日所评价的,“如果另外一个国家领导人为拍照用催泪弹驱散和平示威者,或者威胁动用军队,世界各国领导人都会发表评论。”然而,面对美国领导人令人震惊的那些做法,一些西方领导人居然装聋作哑、语塞连连,与他们平日里对其他国家口若悬河地说三道四,形成了鲜明反差。看来,这些平日里在舞台上煞有介事的政客,到头来也不过是美国政客的小跟班而已。

  其实,一些西方国家早已对美国亦步亦趋惯了。要想挺直腰杆说几句硬话,已不那么习惯,也没有这个胆量了。特别是近几年在经贸、安保等问题上领教了美国动辄翻脸不认人后,他们对“带头大哥”更是有所忌惮。即使明知类似霸凌少数族裔之类的倒行逆施违反公理,也故作旁观状,三缄其口,不敢随意置评。

  久而久之,沉默就成了一些西方政客的无奈之选择。更难以言说的是,一些西方国家本身也存在比较严重的种族歧视问题,有的政客甚至就是白人至上主义的拥护者。“弗洛伊德之死”除引发全美抗议浪潮外,还在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全球十几个国家引发抗议。一些西方政客担心如果说得过多恐将自揭伤疤、自曝家丑、引火烧身。这种对种族主义痼疾表态的含糊,恰恰折射出他们的心虚和不安。

  从历史上看,主要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都有推行殖民主义的黑历史,这成为全球种族歧视问题的主要根源。现如今,在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因为社会制度和贫富分化等复杂原因,有色人种和少数族裔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频频见诸媒体,并不比美国“逊色”多少。2011年发生的伦敦骚乱、2013年发生的斯德哥尔摩骚乱等,都主要因种族歧视诱发。从这个角度看,不少西方国家的民众针对“弗洛伊德之死”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既是出于道义良知,也是借机表达对所在国种族歧视问题日益严重的不满。

  讽刺的是,一些西方政客尽管对本国种族歧视问题束手无策,但却热衷于对外煽动种族主义情绪,对发展中国家频频发起污名化攻击。像英国、澳大利亚之类的跟屁虫,便是如此。真所谓自己一屁股屎,还对人嘴硬。

  说白了,种族歧视是美国社会的疮疤,也是西方国家的共同耻辱。面对它,企图搞“双标”无法明哲保身,回避搪塞也解决不了问题。近日,美国四任前总统奥巴马、小布什、克林顿、卡特均为“弗洛伊德之死”事件发声,表达对种族歧视的谴责,并呼吁反思国家的“悲剧性失败”。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巴切莱特发表声明指出,美国的“结构性种族主义”和“刺眼的不平等”是引发大规模抗议活动的核心,现在是进行“深远改革”的时候了。一些鹦鹉学舌模仿美国“防疫”的西方国家,已经在抗击疫情上跌了大跟斗,如今在反对种族歧视问题上,难道也还要像美国那样继续跌跟斗吗?(国际锐评评论员)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南多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 探访冷湖天文观测基地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截至2022年末,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
2024-04-23 04:00
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为“全球战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当日发布的《废塑料化学循环综合性研究报告》显示,
2024-04-23 04:25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正在给黑洞做“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级计算机模拟显示,以吸积盘结构绕黑洞旋转的物质会在名为耀斑的高能事件中周期性喷发。
2024-04-23 10:03
4月25日至29日,以“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为主题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将在北京举办。
2024-04-23 10:02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石油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8.5亿吨,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66834.7亿立方米。
2024-04-23 10:01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5周年之际,全体海军将士初心如磐,正以崭新姿态阔步向前、逐梦海天,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
2024-04-22 13:57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21日至22日,江南南部和东部、华南中东部和南部等地仍有强降水,局部地区有大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2024-04-22 10:03
苏州市吴江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周春华介绍,在修缮古建筑时,文保团队也积极采用新技术。“通过保护促进利用,通过利用加强保护,让文物建筑活起来。
2024-04-22 10:02
21日,在2024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创建蛋白质组学体系”“基于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发现新的白血病生物分子标志和药物靶标”“揭示非经典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及鉴定有关蛋白家族成员”等三项成就入选。
2024-04-22 09:59
近日生态环境部会同农业农村部制定并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生态系统 第1部分:农田生态系统》。
2024-04-22 09:58
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4月20日在广东广州出坞。该船由我国自主设计和建造,它的建造出坞,标志着我国在冰区深海科考装备和船舶设计自主可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4-04-22 09:5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4-04-19 11:08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用性技术,才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释放出驱动创新的力量,也才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04-19 02:45
自生成式人工智能(AI)程序,如ChatGPT发布以来,何时及如何利用它撰写研究论文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2024-04-19 10:08
4月19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项阻断蚊虫传播传染病的新策略。
2024-04-19 10:07
量子光源芯片是量子互联网的核心器件,可以看作点亮“量子房间”的“量子灯泡”,能让互联网用户拥有进行量子信息交互的能力。
2024-04-19 09:50
在山西省翼城县,通过政府搭台,构建科企合作机制,普查新发现的爆裂玉米种质资源“珍珠玉米”加快了品种开发步伐。
2024-04-19 09:48
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有关政策。“我国新型低空飞行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特别是信息通信、北斗导航、高精导航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一些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也不断进步。
2024-04-18 10:17
2022年底,清华环境研究院携手苏州嗨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无人机的挥发性有机物精准溯源技术。”  截至目前,清华环境研究院已经取得了600多项知识产权,通过技术作价入股方式转化了30多项清华大学专利,形成了25支研发团队、51家孵化公司。
2024-04-18 10:16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爆火,引发了人工智能领域新一轮的科技竞赛。“大模型为通用机器人提供强大的能力,人工智能可以将运算、感知、认知、决策、创造等各类智能集成应用在机器人平台上。
2024-04-18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