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以为,进入冬季血压波动较大,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但是,有研究发现,高温天气持续三四天,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就会增加;原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就会加重。特别是近期高温导致心脏病高发,猝死情况频频出现。这是为什么?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如果身边有人发生意外:心脏停跳、呼吸停止等状况,我们能够做些什么?本期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周建新教授为您讲解第一现场急救的相关知识,同时,刊发两篇文章让更多的人远离意外。【详细】
日常生活中使用热水袋、电热器或烧开水、煮汤时不小心,都可造成烧(烫)伤。首先需要评估伤情。烧伤深度分为Ⅰ度、Ⅱ度、Ⅲ度。Ⅰ度为表皮烧伤,有红斑;Ⅱ度为中层烧伤,有红斑和水泡;Ⅲ度为深层烧伤,皮肤和皮下组织都有损伤,创面可有碳化,伤情最严重。【详细】
突发断肢或断指后怎么办?急救方法包括止血、包扎、保藏断肢及迅速运送等四方面。 1,现场急救时若断肢仍在机器中,切勿强行将肢体拉出或将机器倒转,以免增加损伤。应立即停止机器转动,设法拆开机器,取出断肢……【详细】
心脏病急症发病之前多有诱因,如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情绪的变化;暴饮暴食;突然的天气变化,如严寒降温、大风大雪等。心绞痛发作时胸部有压迫感和疼痛,可放射到肩部,伴有气短。吸氧或舌下含硝酸甘油则能缓解症状。心梗发作时胸痛一般超过30分钟,常伴有头晕、冒冷汗、面色苍白、肢体湿冷及恶心、呕吐,脉搏搏动过快或过慢(正常时每分钟脉搏搏动60—100次),血压偏高或偏低,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硝酸甘油对其无效。如果患者突然摔倒在地,意识丧失,这很可能是发生了心脏骤停。【详细】
“雷电对人体的伤害,有电流的直接作用和超压或动力作用,以及高温作用。当人遭受雷电击的一瞬间,电流迅速通过人体,重者可导致心跳、呼吸停止,脑组织缺氧而死亡。”彭石林主任说。另外,雷击时产生的是火花,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皮肤烧灼伤。因此,在夏季,当雷雨来临时,要注意做好预防工作。【详细】
乘坐扶梯是否安全?处于这样的事故现场,普通人应如何自救和互救?平时出行时如何避免类似的危险?昨天,就这些问题,本报分别对话了相关领域的三位专家。他们是中国电梯协会副秘书长张乐祥、公共安全专家王大伟、北京120急救中心宣传中心主任李坚韧。【详细】
骨折一般都有疼痛,伤肢畸形,活动困难,血肿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休克。骨折有两种:皮肤不破,没有伤口,断骨不与外界相通的叫闭合性骨折;骨头尖端穿破皮肤,有伤口,与外界相通的叫开放性骨折。骨折有伤口时要马上止血。疼痛剧烈的给止痛片。受伤部位进行包扎固定不随便搬动。开放性骨折先用消毒纱布棉花包扎患处,用夹板固定(无夹板可用木棍、树枝、竹竿代替)。包扎时夹板垫以软物以防皮肤受损。要把伤肢的上下两个关节固定起来,先绑骨折上端,动作要轻,受伤部位不要绑得太紧,送医院急救。【详细】
市民陈女士反映:近日,一条“十分钟倒背溺水儿奔跑跑赢死神”的微博引发网友热议。陈女士质疑,孩子溺水,只要倒背让其吐出所呛的水就行吗?这种方法是否适用所有人,溺水后正确的急救方式应该是怎样的?核实:5月25日下午,广东省东莞市道滘镇,一男一女2名幼童溺水。村民从河里将其救出时,孩子已无呼吸。村民就用当地特有的急救法,攥着孩子双脚,倒背着孩子奔跑。几分钟后,小男孩吐出几口水,“哇”的一声哭了。村民又跑了约10分钟,小女孩也被从死神的手中拉了回来。【详细】
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急救是医院的事,是医生的事,普通人无能为力。遇到突发病人,很多人都知道要给急救站打电话或直接送往医院,但往往是等救护车赶到或送到医院时,患者已经失去了最宝贵的急救时间。【详细】
据中国红十字总会培训部副部长曹乃文介绍,很多猝死都是由于“室颤”引起的,而进行除颤就是猝死急救的最有效手段。但目前我国公共场所安装的体外自动除颤器还非常少,更严重的是学习过使用除颤器的人少之又少,这严重影响了对猝死者的有效急救。因此必须加强对公共服务人员使用自动除颤器的培训,比如公共服务人员、学生、消防人员、警察等。其实体外除颤器的使用非常简单,打开仪器,按自动语音提示进行抢救。首先解开患者胸前衣物,按照除颤器上图示将两个电极片正确贴在患者身体上。然后打开除颤器开关,机器会自动识别患者是否为室颤,如果是,按照机器的语音提示进行自动放电治疗即可。【详细】
“你可以一辈子用不上急救,但你不能不懂急救。”日前,一名74岁的老人吃烧饼由于没有牙齿被噎,脸色发青,呼吸不畅。家中14岁的孙子用学校教的“海姆立克急救法”,在医务人员赶来前帮爷爷脱离危险。经过医务人员检查,老人生命体征平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