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全球连线 | 中国“智造”亮相日内瓦国际发明展
首页> 国际频道> 海外看中国 > 正文

全球连线 | 中国“智造”亮相日内瓦国际发明展

来源:新华社2023-04-28 21:53

  新华社日内瓦4月28日电为期5天的第48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近日在瑞士日内瓦开幕。40个国家的参展单位共展出1000多个发明项目,来自中国的创新发明项目备受瞩目。

  这是自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该展览会首次恢复线下展出。中国团队带来165个发明项目,展位154个,展区面积约为600平方米。据中方组织者中国发明协会介绍,中国参展项目涉及人工智能、环境治理和机械等多个领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仿生空中灵巧操纵机器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的“固废填埋场防渗系统破损智能探测装备与技术”、澳门培正中学的“个人路况辅助提示装置”等项目受到关注。

  4月26日,在瑞士日内瓦,一名来自中国的发明家在第48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展示一款电驱系统。新华社记者连漪摄

  香港科技大学知识转移办公室经理林孔秋向记者介绍说,今年香港科技大学共有19个发明项目参展,涉及生物科技、环保、电子工程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中国的参展代表主要来自高校、研究院所、创新型企业,以及部分中小学。来自天津的小学生冯佳澍年仅11岁,是展会上年龄最小的发明者。他用流利的英语介绍其发明作品“智慧鸟巢”,吸引了许多参观者。

  据冯佳澍现场介绍,他的发明是一个通过模拟鸟鸣声、吸引鸟类前来休息的智能装置,它利用不同传感器采集数据,检查鸟类重量,调整鸟巢温度和湿度,以改善鸟类居住环境。

  4月26日,在瑞士日内瓦,人们在第48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参观。新华社记者连漪摄

  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创办于1973年,是世界上举办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发明展之一。中国驻瑞士大使王世廷在出席开幕式时对新华社记者表示,中国此次参展团队阵容强大,展品数量和质量都十分突出,体现了中国高校、企业和个人等不同层面对创新、发明的重视。中国优秀创新成果在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集中展示,有助于加强中国与全球在创新、发明领域的交流互鉴。(文字记者:王其冰、陈斌杰;视频记者:姜雪兰、陈俊侠;视频剪辑:王沛;编辑:黄强、刁泽、张代蕾、程大雨、王丰丰)

  新华社国际部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越南总理范明政

  • 习近平会见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过鹊桥相会。那么,银河到底有多宽?
2025-08-29 09:17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
2025-08-28 09:47
6G时代,无论在城市楼群还是偏远山区,都需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接入,但基于纯电子技术的传统无线设备带宽受限、频段单一,难以动态调度频谱资源。
2025-08-28 09:47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2025-08-28 09:45
从“人工智能+”发展进展来看,朱克力认为,在政策层面,形成了举国体制,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供给、人才体系等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2025-08-28 09:37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鼓励卫星通信在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城市治理等各行业各领域创新应用。
2025-08-28 09:35
8月26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
2025-08-27 09:36
王蜜所在团队养蜗牛的装置和她用指甲油给蜗牛壳做的标记(首次发表,非授权禁止转载)。在中科院地球环境所,针对蜗牛壳体季节尺度研究,副所长晏宏提出的理念是,用空间换时间。
2025-08-27 09:47
8月8日至12日,第十届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  近年来,更多养老机器人在家中、社区及养老机构落地应用,从桌面式机器人、轮式底盘型机器人到人形机器人,“人机共栖”的智慧养老图景正加速照进现实。
2025-08-27 09:45
作为海洋生物医药研发的特色方向,海洋中药尚不能满足中医药产业发展需求,其开发和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产业转化环节,郑明月指出,应借鉴“算法开发—标靶确证—临床转化”范式,构建海洋天然产物专属数据库和AI工具。
2025-08-27 09:45
一项近日发表于《应用生理学、营养学与代谢》的研究发现,摄入动物蛋白质食物与更高的死亡风险无关,甚至可能降低与癌症相关的死亡率。论文第一兼通讯作者、加拿大营养策略公司负责人Yanni Papanikolaou表示,“综合这类观察数据与临床研究,很明显,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均有益于健康长寿。
2025-08-27 09:43
近日,我国科学家利用中国空间站上的无容器材料科学实验柜,成功把钨合金加热到超过3100℃,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这项工作不仅验证了我国自主设计的空间材料科学实验柜具有非常优异的性能,也积累了大量的超高温材料在轨实验的原始数据。
2025-08-27 09:42
随着AI(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AI应用已渗透社会生活各领域。深入分析AI“信口开河”成因,需从技术、数据和监管三个维度进行考量。(摘编自《工人日报》,原题为《防止AI“信口开河”,技术伦理建设刻不容缓》)
2025-08-26 10:27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日前批准发布《动力锂电池运输安全及多式联运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起实施。动力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其安全高效运输是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关键。
2025-08-26 10:27
截至2025年8月22日,今年中国空间站空间应用系统已在轨实施58个科学与应用项目,实验次数2.6万余次,上行科学与应用任务800余公斤科学物资,下行空间科学实验样品27种,获取科学数据110TB。
2025-08-26 10:27
暑期,不少家庭选择前往户外戏水游玩。胡越凯介绍,大家常说的“食脑虫”属于“自由生活阿米巴原虫”,多生于潮湿的土壤和淡水中,包括福氏耐格里属阿米巴原虫、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原虫和棘阿米巴原虫。
2025-08-26 10:2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