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终身监禁!章莹颖案判决出炉 陪审团未判被告死刑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终身监禁!章莹颖案判决出炉 陪审团未判被告死刑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9-07-19 08:2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中新网7月19日电综合报道,当地时间2019年7月18日,经陪审团决定,章莹颖案被告克里斯滕森被判处终身监禁。从2017年6月9日章莹颖失踪至今,历经长达768天的调查、审判,期间引起美中两国无数民众关注的案件,至此告一段落。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当地时间7月18日上午9时,由七名男性及五名女性组成的陪审团继续17日下午未完成的量刑闭门会议,最终因陪审团无法一致达成死刑或无期徒刑的协议,而依规定对被告处以无期徒刑。

  2017年6月9日,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附近上了一辆黑色轿车,至今音讯全无。随后,美国警方逮捕了27岁的白人男子克里斯滕森,并开始了长达两年多的调查和审判过程。

  经过两年多的等待,当地时间2019年7月17日下午,章莹颖案进入量刑审判阶段的最后一步——案件交由陪审团对被告的生死进行裁决。

  12名陪审团员在法院的一间屋内进行讨论,全程仅有陪审团员参与。经3小时的讨论,当日未取得最终裁决结果。18日上午9时起,陪审团继续讨论。

  章莹颖家属代理律师王志东表示,从法律程序上来讲,本案中,陪审团需要考虑检方的8个“加重因素”,包括克里斯滕森是经过计划和准备,故意绑架造成章莹颖的死亡,手段极其残忍。此外,陪审团还需要考虑章莹颖的死亡对其家人和亲朋好友的伤害。

  同时,陪审团也将考虑辩方提出的约50个“减刑因素”,包括克里斯滕森无犯罪前科、存在家庭酗酒的传统、滥用药品,曾寻求心理咨询未得到有效帮助等。

  在过去一个多星期的量刑审判庭审中,35名证人依次出庭作证。检方强调,罪犯克里斯滕森犯下了极为残忍的罪行、并且至今毫无悔意并阻碍调查,被害人章莹颖的遗体至今仍未被发现。而辩方律师则强调被告患有各种问题,包括抑郁、睡眠问题和酗酒,他寻求帮助但最终无法控制自己。

  章莹颖案家属代理律师王志东指出,辩方选择的证人很有用意,试图利用亲情、被告的人生转变、其心理问题、给陪审团施压等方式,让克里斯滕森不被判处死刑。

  王志东律师此前曾表示,如果克里斯滕森被判终生监禁,辩方上诉的可能性相当小。

  美国的终生监禁意味罪犯不得保释,即不存在保释、假释,减刑或保外就医等任何离开监狱的可能性。一旦被判决终身监禁,克里斯滕森将最终死在牢里。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面向公众开放

  •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在京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建材行业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端方向变革。“通过数字化转型,建材企业可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运营一体化、客户服务敏捷化,提升决策效率、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5-07-09 09:40
记者8日从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通过创新地质找矿理论,经过长期勘探,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已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
2025-07-09 09:39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8日晚间发布的通知,今后“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将不得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是将颈部深层淋巴管或淋巴结与邻近的静脉进行吻合的手术,近年来部分医疗机构将其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引发争议。
2025-07-09 09:39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支持企业对标标杆水平和先进水平,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鼓励企业建设极致能效工厂、零碳工厂。
2025-07-09 09:37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精确测量了极缺中子原子核硅-22的质量,实验发现硅-22的质子数14是一个新幻数。
2025-07-09 09: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什么是聚乳酸材料,在取代传统石化基塑料材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本期院士科普,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一起走进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奇妙世界。
2025-07-07 14:19
科技的力量正让农民从传统体力劳动者向掌控全局的智慧决策者转变。
2025-07-07 12:33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