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那些事儿】俄罗斯高考首开汉语科目 热爱中国美食的她斩获满分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中国那些事儿】俄罗斯高考首开汉语科目 热爱中国美食的她斩获满分

来源:中国日报网2019-06-30 10:2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中国日报网6月28日电这几天,各省高考成绩陆续发布,“学霸”们亮眼的成绩单花式刷屏。其实,不只中国有高考“学霸”。近日,俄罗斯国家统一考试(俄罗斯高考)成绩部分出炉,莫斯科的一个女孩在汉语科目考试中拿了满分,引发广泛关注,甚至还获得了市长的亲自祝贺。

  女“学霸”考了100分

【中国那些事儿】俄罗斯高考首开汉语科目 热爱中国美食的她斩获满分

图片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网站截图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7日报道,在今年的俄罗斯统考汉语科目考试中,来自莫斯科的年轻女孩阿纳斯塔西娅安德柳宁获得了满分成绩。

  报道称,今年是俄罗斯首次将汉语列为统考科目,安德柳宁就考出了100分的高分,实在令人惊喜。莫斯科市长谢尔盖索比亚宁在个人推特上亲自向她表示了祝贺。

  安德柳宁在成绩出炉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她计划向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和圣彼得堡国立大学递交申请。她还表示,计划再学一门外语,这次想尝试学习阿拉伯语。

  作为今年唯一考满分的考生,安德柳宁认为,在学汉语上兴趣很重要。她曾随父母在中国大连住过几年,并且对汉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说她喜欢中国人,喜欢中国文化,喜欢中国美食,乃至喜欢中国的一切。以后,她决定到中国定居。

  考生平均成绩乐观

【中国那些事儿】俄罗斯高考首开汉语科目 热爱中国美食的她斩获满分

俄罗斯中学里的汉语课。图片来源:图片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网站截图

  24日,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监督局(俄教科监督局)就今年的汉语考试情况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局长谢尔盖克拉夫佐夫在发布会上称,今年的汉语统考平均成绩比较乐观。

  克拉夫佐夫说:"这是首次举行类似的考试。这一平均成绩算是不错的,虽然考试人数不是很多,但62.5分不低。 ”

  克拉夫佐夫还进一步指出:”高考汉语工作我们筹备了3年,制定流程、准备考试材料、进行必要的审定。在此表示,考试取得了成功,明年,我们准备迎接更多的11年级学生报考汉语。“

  俄罗斯联邦教育测试研究所所长奥克萨娜列舍特尼科娃对俄卫星通讯社说:“众所周知,汉语还未被列入大学入学考试必考名单。正因为如此,今年参加汉语考试的学生才不是很多,今年参加考试的学生很有可能是抱着试试的态度。考出不错的成绩,明年也可以用。成绩显示,参考学生的汉语功底不错。”

  2019年俄罗斯国家统一考试于5月27日至7月1日举行,约75万人参加考试,其中应届毕业生66.2万人。毕业生可以选择多个考试科目。在俄罗斯统考中,俄语和数学是必考科目,而外语是选考科目。在汉语被列为可选语种之前,外语科目中有四个可选语种,为英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

  汉语热的背后是中国热

【中国那些事儿】俄罗斯高考首开汉语科目 热爱中国美食的她斩获满分

去年8月,俄罗斯相关机构公布的俄罗斯高考汉语考试样题。

  据《俄罗斯报》报道,从2014年起,俄罗斯教育部门就开始研究将汉语列入高考的外语选项。这是因为,俄罗斯人学习汉语的兴趣不断高涨。俄罗斯雅罗斯拉夫尔国立师范大学此前的一份调查显示, 1997年学习汉语的俄罗斯公民约有5000人,而到2017年,这一数字增至5.6万。近20年,培养汉语人才的俄罗斯大学数量也显著增加。1997年开设汉语课的大学有18所,2017年已达到179所。

  汉语是一种与西方语言完全不同体系的语言,对于俄罗斯人来说,学习汉语具有很高的难度。但是,近年来,仍有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入坑”汉语,学习汉语甚至在俄罗斯成为了一种潮流。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称,由于中国向俄罗斯投资和中俄贸易额大幅增长,因此,对汉语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在俄罗斯出现“汉语热”并不意外。随着中俄关系的不断深化,俄罗斯的“汉语热”还将长期存在。

  其实,从更深层次角度讲,“汉语热”的背后是“中国热”。俄罗斯汉学家亚历山大卢金(Alexander Lukin)此前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俄罗斯又重新燃起了“中国热”。非常多的年轻人学习汉语,看中国的书籍和电影。除此以外,每年有上百万人到中国旅游。这非常真实地反映了中俄两国民间交往的密切程度。

  (编辑:刘世东 齐磊)

[ 责编:刘洋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甘肃漳县:震后群众安置及排险工作有序进行

  • 银铜器加工“老手艺”成为乡村振兴“金钥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9月27日03时2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08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4:15
为改善数字消费“硬设施”和“软环境”,近日,商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研究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
2025-09-28 04:15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