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情况越复杂 我们越要沉住气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情况越复杂 我们越要沉住气

来源:陶然笔记微信公众号2019-01-29 14:0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1月28日,停摆35天之后,美国政府迎来短暂“开门”。

  开门第一天,各种消息纷至沓来。

  围绕着月底即将举行的中美高级别经贸磋商,美国政府、媒体、智库释放了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消息,情况一时又复杂起来。

  有很少见的积极内容。

  美国白宫28日发表声明称,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政府将欢迎中国代表团于30日至31日在华盛顿就两国贸易关系进行磋商。

  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28日在白宫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在中美经贸磋商结束后会见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

  在磋商尚未开始的时候,白宫方面高调释放这样的消息,看上去是一种积极的姿态。

  如果不是对这届美国政府的行为模式有深刻了解的话,这几乎就可以视作是谈判将取得进展的信号了。

  遗憾的是,当天同时也有不好的消息。

  美国司法部当天宣布了对华为公司的一系列指控,将寻求引渡孟晚舟。

  在打压中国科技发展方面,美国依然不会手软,这方面不能有幻想,唯有做强自己,迎头赶上。

  华盛顿智库国际战略与研究中心中国商业与政治经济项目主任甘思德认为,这次会谈能否达成协议有很大的利害关系,关键要看中方能够做出多少让步……这位长期研究中国经济政策的专家认为,现在这个球实际上是在中国那一边。

  看见没有,消息好的坏的都有,手腕软的硬的全来。

  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怎么看呢?简单说上两句。

  一方面,磋商谈得成,对中美对世界都好;谈不成,不只中国受损,世界受损,美国的损失同样不轻。

  前段时间,中国2018年经济数据刚发布的时候,国外媒体很是热闹了一阵。

  “路透社21日报道称,中国2018年GDP增速6.6%创出28年新低。”

  直到现在,所谓“美国施加惩罚性关税使中国经济增速降低”的提法,依然有不小的市场。

  这个问题,我们之前谈到过,现在再拿出来强调一下。

  中国经济真要是像特朗普先生描述的那样不堪,美国人只会乘胜追击,绝对不会手软,也绝对不会废话。

  中国经济现在是不是弱得不堪一击,必须赶快达成贸易协议呢?

  看一组对比就知道了。

  2018年,中国GDP13.6万亿美元,增速6.6%,几乎所有的西方媒体都说中国经济不可持续。

  2006年,美国GDP13.8万亿美元,增速2.67%,几乎所有西方媒体都说美国的繁荣还将持续。

  呵呵。

  贸易战里无赢家,这是中国苦口婆心说了无数次的话。

  有些人呢,不知道是听不见,还是不愿意听,一定要强调损失是单方面的。甚至想最好是切断跟中国的经贸联系。

  即便是专业人士反复的警告,似乎也听不进去。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罗伯特·阿泽维多表示,若关税回到关税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之前的水平,全球经济将立即收缩2.5%,全球贸易量削减60%以上,影响将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贸易战对所有人都有害,特别是穷人将损失63%的购买力。”

  磋商谈得成,对中美世界都好;谈不成,不只中国受损,世界受损,美国的损失同样不轻。

  另一方面,情况越复杂,我们越要沉住气。

  每次谈到中国立场时,我都觉得自己啰嗦。

  贸易战打了10个多月,中国的立场没变化。

  “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的态度没有变。

  “坚定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的态度也没有变。

  “坚持扩大开放,高质量发展,关键是做好自己的事情”的态度更没有变。

  平静淡定,近乎“佛系”。

  但是,就像美国人自己常说的,如果一个办法管用,那么不管是聪明的办法还是笨办法,都是一个好办法。

  因为中国这个不变的立场,坚持“关键是做好自己的事情”,所以美国人绕了一圈,还是回到了谈判桌前。

  坚持自己的立场,沉住气,不管美国人怎么出牌,不管情况看上去如何复杂,他还是得回来谈。

  以中美目前的体量对比和发展趋势分析,只要我们能坚持专心发展自己,所谓“美国遏制中国”的种种预判,胜算其实并不大。

  做好自己的事情,等待时间揭晓答案。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在湖南长沙开幕

  • 全国职业健康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在京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使用供暖设备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看!
2025-11-10 10: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