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国际人士谈中国改革开放:文明古国实现伟大复兴的样本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国际人士谈中国改革开放:文明古国实现伟大复兴的样本

来源:人民日报2019-01-04 19:5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国际人士谈中国改革开放:文明古国实现伟大复兴的样本

玛乌戈热塔·雷里加

国际人士谈中国改革开放:文明古国实现伟大复兴的样本

杜可歆

国际人士谈中国改革开放:文明古国实现伟大复兴的样本

米拉·艾哈迈德

国际人士谈中国改革开放:文明古国实现伟大复兴的样本

于莉雅

国际人士谈中国改革开放:文明古国实现伟大复兴的样本

中国同白俄罗斯重要合作项目—中白工业园。

新华社发

  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在这一进程中,有许多从事文学翻译和教育工作的外国友人,在关注和见证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同时,也向世界讲述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

  中国民众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玛乌戈热塔·雷里加

  我感受最多的是中国人精神面貌的变化,是一个国家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发展中,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在每个人身上留下的时代印记。

  我最近一次去中国是去年8月,如今的中国已经与我34年前第一次去时的样子截然不同。过去几十年来,波兰和中国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一名汉学研究者,身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变革时代,我有幸见证了中国的巨变,也见证了波中友谊的情深谊长。

  在上世纪80年代的波兰,中国研究并非热门专业。1981年我进入华沙大学汉学系学习中文时,班里只有7名学生。而且很遗憾的是,其他6名同学最后都转学别的专业了。但在今天的波兰,5所大学设立了汉学系,几乎所有大学都在教授中文。华沙大学汉学系每年招收50名左右的学生。除了汉学系,华沙大学的经济系和法律系也都开设了与中国相关的课程。波兰大学里与中国研究相关的专业早已成了热门学科。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波兰学术界研究的方向。

  1985年,我到中国留学。那时中国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整个国家都处在快速的发展变化之中。其间有一段时间我住在北京的四惠附近,出门就能看到农田菜园,路上是熙熙攘攘的自行车流。那时估计很多人跟我一样,完全不会预见到那个田园牧歌式的东方国度能在短短几十年里变成一个如此现代化的国家。如今行走在北京、上海街头,你会发现它们与巴黎、纽约没什么区别。不久前我访问重庆时,就被这座现代化的山城震撼到了。在中国,不仅东部地区在快速发展,西部的很多城市也都变成了国际化的大都市,这样的均衡发展让人印象深刻。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大家看到最多的当然是经济上的发展,高楼大厦、高速铁路、现代化机场、高速手机网络,这些都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标志。作为一名汉学研究者,我感受最多的是中国人精神面貌的变化,是一个国家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发展中,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在每个人身上留下的时代印记。

  刚去中国的时候,中国人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羞涩、严肃的。那时中国的民众还不擅于跟外国朋友打交道,但是在大城市里已有了学英语的潮流。由于改革开放,中国民众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大家都对未来的幸福生活充满了期待,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今天的中国人更加开放自信,在同国外民众交流时非常轻松自然。我觉得这是一个长期快速发展的社会在人们身上留下的印记。

  中国改革开放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外面的世界影响了中国,中国也在深刻地改变着世界。过去几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和中东欧地区的交流明显增多。现在波兰很多城市都有汉语日等活动,学习汉语的热情在波兰越发高涨。我坚信文化交流是增进两国人民了解最有效的途径。欣赏彼此的文化,了解彼此的历史,珍惜彼此的友谊,定能让波中两国人民的关系更加融洽。

  在我看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给世界最大的启示就是,一个国家要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在改革与继承、开放与传统、东方与西方、未来与历史中间寻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中国的经验无疑向世界证明,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中国改革开放是一个文明古国实现伟大复兴的现代样本,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宝贵财富和经验。

  (作者为波兰华沙大学汉学系主任,本报驻波兰记者于洋采访整理)

  改革开放搭建起人文交流之桥

  杜可歆

  我看到了改革开放给中国每一个普通家庭、每一个人带来的更多幸福感。

  在我选择就读杜伦大学中国学专业时,中国还未开始改革开放,谁也不清楚未来中国会是什么样子。那时,我的中学老师不太理解我的选择,但身为外交官的父亲非常支持我。当时整个英国只有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杜伦大学等5所大学有与中国、中文相关的专业。现在看来,这个决定塑造了我此后的人生。

  中国改革开放给了英中两国学生更多的交流机会。1979年,作为英国首批赴中国的本科留学生之一,我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去年夏天,我再次到中国旅行,从深圳坐高铁到昆明,坐着高铁在无数的隧道、桥梁之间穿梭疾行,近1500公里的路程仅需7个小时就能到达,这令我非常惊叹。

  上世纪90年代,我成为一名教授中文的老师。从学习汉语到成为一名汉语老师,我有幸见证了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变化。曾经,杜伦大学的中国学专业一共只有3名本科生,如今英国许多大学都开设了中文课程。截至2017年底,全英共开设孔子学院29所、孔子课堂148所,英国掀起了学中文热潮。过去,曾经在一次商务会议上,我是唯一一位英汉双语翻译,在谈判过程中所有人都紧盯着我,迫切地希望我准确表达双方的需求。如今,英中双语人才随处可见,英中双边贸易额已超过790亿美元。

  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的绝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红利。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也承担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国际事务中。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英中两国的教育交流不断增强,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和眼界也不断开阔。在英国的外国留学生中,中国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首屈一指。

  中国改革开放搭建起人文交流之桥。英中两国之间的交流是多重的,高层间的互动、企业间的投资和经贸往来,以及人文交流缺一不可。其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至关重要,两国的青年学生一起上课、一起参与各项活动,自然就有更多交流和分享的机会,也更容易理解和认同彼此。跨文化交流的精髓就在求同存异,要实现这一点,也要求两国不断扩大开放、深入合作。

  在2000年前后,我去北京大学访问的时候,看到一对母子在结冰的未名湖上打雪仗。他们的笑声深深感染了我,让我记忆深刻。从这对快乐的母子身上,我看到了改革开放给中国每一个普通家庭、每一个人带来的更多幸福感。

  (作者为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孔子学院外方院长,本报驻英国记者强薇采访整理)

  在文学作品中探寻中国发展秘诀

  米拉·艾哈迈德

  中国的发展到底靠什么?秘诀是什么?这引发了全世界的好奇。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就藏着这样的秘密。

  作为青年翻译家,最近几年我每年都会去中国参加文学翻译学术活动,切身体会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对我来说是一个历史悠久、神秘且遥远的国度,她独特的文化让我着迷。我从小就对语言学习感兴趣,渴望读懂中国文字。高中毕业后,我毫不犹豫地选择报考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语言学院的中文专业。

  中国文化让我迷恋至深。我一直觉得,如果你想要了解一个国家,就必须去读懂它的文学。我从文学作品中逐步接触、认识和了解中国,毕业后也一直从事文学翻译工作。

  在书中,我了解到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国的发展到底靠什么?秘诀是什么?这引发了全世界的好奇。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就藏着这样的秘密。我希望通过文学翻译,让阿拉伯读者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了解中国发展的秘诀。这种软实力将促进并加强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增进彼此的了解。

  文学翻译工作承载民心相通的重要使命,对这份带有使命感的工作我深感责任重大。翻译时,我会反复研究每一篇小说的文化背景,希望理解那个时代的中国,领悟作者的真实想法,以便准确翻译出他的艺术特色。在翻译当代作家毕飞宇的《推拿》时,我曾近距离地感受盲人的生活状态,观看了许多关于盲人的电影,通过观察了解盲人的心理世界,深刻体会他们怎么生活、怎么恋爱、怎么工作、怎么克服残疾以及他们对健康、对社会的态度。2017年5月,《推拿》获得埃及《文学消息报》最高翻译奖。

  在中国,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这里的人民。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深深感染了我。在与他们的谈话中,我受益匪浅,也期待更深入地去探究中国发展的文化基因,观察改革开放给中国以及世界带来的变化。

  中国改革开放让世界受益。“一带一路”倡议让包括埃及在内的国家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这些国家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就业机会大幅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对我的职业也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中国的文学作品受到越来越多阿拉伯读者欢迎,我的工作激情也被进一步激发,我也更有信心把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展现给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了解中国智慧的根源。

  (作者为埃及文学翻译家,本报驻埃及记者景玥、黄培昭采访整理)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强劲动力

  于莉雅

  参与得越多,越觉得自己对中国的了解不够,就越是动力满满。

  “一撇一捺写人字,横平竖直学做人”。从19年前开始学习汉语,到现在担任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的副教授,我与中国结缘已久。

  从小我就喜欢汉字,象形字像是美丽的图案,千变万化,有无限的解读空间。而中国近年来的发展变化也如同汉字一样,耐人寻味。

  2000年,从电视上听说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要开设新专业——汉语,刚高中毕业的我马上就决定报考。当时周围的人都觉得不解,问我为什么要去学那么难学又有些冷门的汉语。但我就是有一腔热忱,想去学中文、了解中国。

  现在回头看,那个时候的选择很有先见之明。当初,在全白俄罗斯学习汉语的人数不到100人,全国学汉语的学生都互相认识,大家经常在中国驻白俄罗斯大使馆举行的活动上碰面。现在,仅仅在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孔子学院里每年就有300多人学习汉语,各地中小学都在积极推广汉语教学,企业也在积极开展员工汉语培训。这些都在见证着中国日益扩大的影响力。

  我曾在天津外国语大学留学一年。当时我就已经感受到中国惊人的发展速度。我记得很清楚,就在那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天津已经旧貌换新颜:马场道附近的一条小道,变成了宽阔的大马路,周围建起了鳞次栉比的高楼。我走过的时候差点迷了路。

  毕业后,我在母校担任汉语教师,教授汉字、语音、语法理论、汉语历史等课程。其间,我翻译了中篇小说《繁华》,参与编写《对外汉语教学法》等书籍。虽然日常很忙碌,但从来不觉得疲惫。从最初开始学习汉字的发音和笔画,进而不断了解中国历史,到现在开始编写汉语教材、翻译文学作品,参与得越多,越觉得自己对中国的了解不够,就越是动力满满。

  可以说,中国的发展不是以年为单位,而是以天为单位。虽然我平均每年都要去一次中国,但每一次我都能看到一个大不一样的中国。记得一天晚上出去买东西,看到工人正在重新铺设路上的沥青。本来以为这条路要修个十天半月,但是第二天路过的时候发现已经铺好了。这种例子有很多,中国的效率常常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从国家实力的宏观层面上看,还是在人民生活的点滴日常中,我都能感受到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强劲动力。

  白俄罗斯和中国在自然条件、人口资源等各个方面都有所不同,如何更好地借鉴和学习中国经验是我当下正在研究的课题。去年,我有幸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培训,聆听了一系列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学术讲座,参观了工业、经济、文化等多个代表性项目。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力。中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为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副教授,本报驻俄罗斯记者屈佩采访整理)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彭丽媛会见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师生代表

  • 明前茶飘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见证大国底气从“核”来
2024-03-29 14:15
人工智能可以取代人力勾绘农作物地块,快速完成耕地识别,工作效率相比人工作业提升数十倍。在他看来,我国在星上智能处理和地面遥感AI大模型技术上同步发力,推进人工智能遥感技术发展,太空中的卫星将变得越来越“聪明”。
2024-03-29 09:36
3月27日发表于《自然》的一项分析预测,融化的冰盖正在减缓地球的自转速度,以至于下一个闰秒将被推迟3年。论文作者之一、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地球物理学家Duncan Agnew说:“融冰足以使海平面上升,以至于我们可以看到地球自转速度受到了影响。
2024-03-29 09:33
胡新立表示,研究团队将进一步探讨生理性乳酸水平变化对机体代谢的意义,以及恶病质中骨骼肌萎缩与乳酸的直接关系。
2024-03-29 09:31
近日,日本小林制药保健品事件持续发酵。小林制药此前表示,该公司的红曲原料中可能含有导致消费者出现肾功能不良状态的非预期成分。小林制药出产的红曲原料除用于自家生产保健品外,还出售给其他公司,用于酿酒及食品制造等。
2024-03-29 09:22
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垂直起降回收验证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圆满完成试验任务。2023年12月,蓝箭航天朱雀二号遥三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在酒泉发射中心圆满完成发射任务,将三颗商业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
2024-03-29 09:30
记者28日从南京大学获悉,由该校物理学院杜灵杰教授领衔的国际团队利用极端条件下的偏振光散射技术,在砷化镓量子阱中对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集体激发进行了测量,在世界上首次观察到引力子激发,即引力子在凝聚态物质中的新奇准粒子。
2024-03-29 08:38
世界卫生组织27日发布新闻公报说,已启用“冠状病毒网络”(CoViNet),以促进和协调全球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及早准确地检测、监测和评估新冠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和其他可能新出现的冠状病毒。
2024-03-29 08:38
万兆元年,谁来领航?是更智慧AI,是更领先的Advance,是刷新极限的速度,还是升级多维的体验?中国移动5G-A商用发布会,重新定义数智新时代,邀您共同见证!3月28日15:00-16:00
2024-03-28 12:36
作为中国大科学装置之一,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是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市共建的怀柔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集群的核心装置。
2024-03-28 09:54
2022年8月15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工作组发布公告,将国际永久编号为192353号的小行星命名为“王大中星”。围绕大学的根本任务是育才造士这一核心要义,王大中归纳并紧抓建设一流大学的三大要素:大师、大楼和大学精神。
2024-03-28 09:34
坎潘特强调,最新观测表明,精确的星震学技术可用于探测表面温度低至4200℃(比太阳表面低约1000℃)的矮星,为天体物理观测开辟了一个新领域。这一最新结果表明,星震学技术有望详细表征这些恒星及其宜居行星的细节,而精确确定附近冷矮星的年龄对于阐释系外行星上发现的生物特征可能至关重要。
2024-03-28 09:33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3月27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是极地考察40周年,自然资源部将开展一系列活动纪念这一重要时间节点。7月北极黄河站建站20周年时,在黄河站举办招待会、研讨会等相关活动,中国第四十一次南极考察期间将在长城站、中山站举行招待会、研讨会等相关活动,“雪龙”号、“雪龙2”号船停靠外港时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
2024-03-28 09:3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27日批准18处地质公园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其中包括中国的6个地质公园,分别是长白山世界地质公园、恩施大峡谷-腾龙洞世界地质公园、临夏世界地质公园、龙岩世界地质公园、武功山世界地质公园、兴义世界地质公园。
2024-03-28 09:31
据介绍,除了服务于中国探月工程四期,后续鹊桥二号中继星还可为国内外月球探测提供中继通信支持。
2024-03-28 09:25
涂白防虫、修剪树枝、引水灌溉……每当春天到来,在祖国西北边陲新疆托里县老风口,生态造林工作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
2024-03-27 10:22
今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2024-03-27 10:21
在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宝山乡巨宏村,村民苑忠国正在准备春耕,多年来通过参与县里的培训,春耕物资的采购对他来说已是轻车熟路。
2024-03-27 10:20
在开展调查监测,评估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状况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建立化学物质环境信息调查制度、建立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制度、建立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制度、动态发布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等具体措施。
2024-03-27 10:18
一群“麦哲伦”式的实验物理学家正在高能物理的版图上开疆拓土。而玻色子的发现,正在指向新的“盛宴”。
2024-03-27 10:16
加载更多